【網頁:greenfieldtaiji.com】【博客:greenfieldtaiji.blogspot.com】【電郵:greenfield_tai_ji@yahoo.com.hk】
拳會動態    |     拳會網頁

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八段錦」助紓緩慢性痛症

(貼文:leona; 2009-12-31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 摘自星島日報 - 31/12/2009 >>




















(貼文:sinny; 2010-1-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連結] 北區青苗太極拳會同學表演全套八段錦照片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二零零九年推廣太極文化邀請賽

    『二零零九年推廣太極文化邀請賽』,由香港中華內家拳總會及官觀區議會資助合辦,宗旨推廣太極拳文化,鼓勵市民參與強身健體活動,弘揚國粹。於2009年11月15日在九龍灣體育館完滿結束,並謝謝主辦機構。香港北區青苗太極拳會當日派出學員十二人出席參加比賽,並得兩項單人『楊式太極刀』季軍及一項集體『太極劍』季軍的優異成績回歸。各學員經過此次活動認識了拳友、對太極拳有了更深的體會、更得到寶貴的交流經驗,望各位同學日後更加努力,拳藝更進一步。

2009年11月15日
二零零九年推廣太極文化邀請賽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疏菜禁忌

(貼文:sinny; 2009-11-8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世間萬物蘊藏陰陽並行的定律,有黑與白,美與醜,香與臭,食物中也是同時具有正負兩面,畢竟天下萬物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所以我們要對蔬菜進一步探討,除了能充飢養生外,是否蘊含哪些會傷身的禁忌?我們應該先瞭若指掌;然後才能知所規避,在飽食終日之餘,方能安然無恙,守住健康。
  
 ● 1 金針菜
     先泡兩小時煮熟進食。
     新鮮的金針菜,因含有「水仙鹼毒素」,生食會引起腹痛、腹瀉……等過敏症狀,故一定要先泡水兩小時,然後再用大火煮至熟透才可進食,隨意略炒就吃,很容易引發過敏。
     鮮豔金黃色的乾金針菜,恐有硫磺加工,食後會造成食物中毒,故凡是乾金針菜最好能先用溫開水泡30分鐘,再入沸水中汆燙1分鐘,濾乾後再行煮食,比較安全。

  ● 2 茄子
     經期及脾胃虛寒者別吃。
     茄子性涼滑,脾胃虛寒不宜多吃,婦女經期前後也要盡量少吃,過老熟的茄子食後會中毒,不可進食。
     茄子含有誘發過敏的成分,多吃會使人神經不安定,過敏體質者要避開勿吃。
 
 ● 3 芋頭
      有痰、過敏體質者不宜。
      芋頭的黏液會刺激咽喉黏膜,可能使咳嗽加劇以及生痰更多,所以咳嗽有痰者不宜 吃。
      芋頭獨特的黏液會使手掌紅腫發癢,但有效的藥用成分就在黏液上,故烹煮前不要故 意洗掉黏液。但過敏體質者最好少吃。
  
  ● 4 韭菜
     性溫熱 酒後不要吃。
     韭菜屬於溫熱性,吃過量會神昏目,酒後尤其不可吃。患有風熱型感冒、上火發炎、麻疹、肺結核、便祕、痔瘡……等等病患,不宜進食。
     韭菜的纖維特粗,有消化道疾病或消化不良者,不可一次吃太多,否則會腹脹難過。
 
 ● 5 菠菜
     避免與高鈣食物同食。
     菠菜含有較多的草酸,很容易與高鈣食物同食後,形成草酸鈣造成結石, 故菠菜要避免接觸豆腐、黑芝麻、優酪乳……等含鈣較高的食物,不要在一餐中或近時間內同時吃到,尤其是已患有結石的人,最好避開勿吃。
 
 ● 6 白蘿蔔
     慢性胃炎等患者要避食。
     白蘿蔔性寒涼,脾胃虛寒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等患者均不宜多食。
     白蘿蔔會影響中藥的藥效,特別是吃含有人參、何首烏、地黃……等中藥時,要避食白蘿蔔。

  ● 7 山藥
     婦科腫瘤者不宜再吃。
     山藥具有收斂的作用,便祕或排便不順者不可吃,否則便祕會更嚴重。
     山藥多吃會促進人體分泌賀爾蒙,對一般人有益,但婦科腫瘤(包括子宮、卵巢、乳房)者,以及男性攝護腺腫瘤者均不宜進食,否則會助長腫瘤。

  ● 8 薑
     薑一腐爛便要丟棄。
     生薑只要有一部分爛掉,便要整個丟棄,不可將爛掉部分切除,留下好的部分用,因當生薑腐爛時,薑體內便會產生很強的「黃樟素」,黃樟素吃進體內,會造成肝細胞病變,嚴重影響健康,故只要薑一有腐爛,便要丟棄,不要因小失大。
 
 ● 9 馬鈴薯
     發芽與綠皮馬鈴薯勿買。
     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龍葵素」,尤其在芽眼周圍含量最高,馬鈴薯的表皮變綠,也含有龍葵素,切忌吃到含有「龍葵素」的馬鈴薯,否則會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甚至昏迷,孕婦吃到則可能會流產,故凡是發芽與綠皮的馬鈴薯千萬不要買。

  ● 10 番茄
     未熟番茄含龍葵素。
     未熟的番茄含有大量的「龍葵素」,這是一種生物鹼,具有腐蝕性和溶血性,青番茄大量進食後,會造成急性食物中毒,引發咽喉麻癢、胃部灼痛、胃腸發炎等症狀,故番茄必須買熟透的、全紅的,比較安全。
     
     以上蔬菜只要避開禁忌,均十分有益健康,禍從口入,謹慎為妙!

洪均生先生經典拳照影集

【洪均生先生經典拳照影集】


論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

(貼文:君子不器   2009-11-8;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眼法

    眼,是傳達意志、指揮全身因敵變化的器官,又是負責觀察敵情和地形以便能進攻退守的器官,眼有顧、盼之分,有點、面、虛、實的變化,顧是眼視力的集中點,為實,盼是除集中點外視力所及範圍的面,為虛。陳式拳每個式子都有一定的主要方向,即是當未動步前,以出步的方向為主;出步方向定後,則以手的最後攻擊目標為准,因此眼的方向和身法步法一致的為順,眼的方向與身體旋轉和手法變化過程中的方向相反者為逆。腿與ì是服從眼的指揮而因敵變化,以轉換進退的。


手法

    手部自轉分為順逆兩種,凡大指向外翻轉將掌心轉向上,則為順纏,小指向外翻轉將掌心轉向下,則為逆纏。手與臂部的配合著向左右、前後、上下旋轉,則為公轉。公轉分正旋和反旋兩種,右手沿順時針轉圈為正旋,逆時針轉圈為反旋,左手則相反。人的動靜開合,連初生的娃娃都會,同時也自然會自轉和公轉,這是人的本能。至於開合、曲伸的無過、不及,就必須通過學與練,才能做得十分恰當。 在太極拳各流派中,洪傳陳式太極拳的手法有其獨特的風格,一是講究手型的正確,一般只用螺旋掌,也叫瓦攏掌,腕部沒有折疊動作,中指尖要求高於肘窩,大指外展,小指內勾,勞宮內含,根合稍開,中指領勁。二是洪均生先生強調自轉和公轉是人的本能,並不是說原來沒有這個規律,關鍵是自轉和公轉的配合的無過不及。但大多數練習者卻忽視了這一點,而專講配合,弄得繁瑣複雜,切記,越複雜繁瑣就不能講得完全,總會有遺漏之處,只要我們專注於無過不及,陰陽相濟,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起到綱舉目張,提綱挈領的效果。


步法

    步型大略有馬步、弓步、僕步、盤步、虛步、獨立步等六類,每一類又有左右、大小、側半之分。馬步有小正馬步(兩腳平行與肩同寬),大正馬步(兩足約兩肩寬),左右側馬步(兩足兩肩寬,前足外擺45度,後足內扣45度,前膝弓的少些),半馬步(將側馬步的前足膝略放鬆半弓),內外八字步(側馬步前足尖內勾外擺45度,只用於式子中轉換之處),左右弓蹬步,後腿要微曲。僕步有大中小之分,大僕步(兩足三肩寬,後膝曲住,蹋好襠勁,前足踵貼地進至一半時,以腿肚貼地進到位,即將後膝向內塌下,離地寸許),中、小僕步(兩足兩肩或一肩寬,以腳踵一步到位,小腿肚不貼地,前腳內扣45度,後膝不內塌)。盤步,以前足跟後腳尖為軸,前腳尖外擺45度,後腳跟外擰45度),有左右大小之分,小盤步兩足一肩寬,大盤步兩足兩肩寬。虛步分左前、右前、左後、右後四種,足跟虛即可,不一定是足跟離地。進步時,以腳踵著地,後退時,以腳尖著地。大腿跟與膝略高。如果我們將《實用拳法》一書中的手型、步法等重複的描述去掉,大概剩下的就是眼法、身法、手法和步法的變換了,俗雲: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打人步不到,打人不為妙。意到、氣到、力到,眼到、步到、手到。內外相合,一觸即發,此為一切拳法的要義,而步法的變換則是拳法的核心和基礎。步法的變換主要涉及到腰、胯與重心。洪均生先生在¨太極拳流傳中存在的問題”之¨2、關於重心問題”中說:平准、車軸都是取用杠杆方面的支點,支點是不能移動的。重心全部移於某腿,不但與平准、車軸的要求不同,而且違反陳式重心隨遇平衡的原則。此種認識是值得商磋的。因為在實戰中,大多是靠移動支點或重心來實現的其巧妙的杠杆力的,當然也有移動砝碼的時候。要做到隨遇平衡,有時需要進退步法,在轉換步法的瞬間,是獨立步,重心自然會在支撐腿上,否則自身不穩,在實戰中,移動步子均需在敵人背勢時進行,若我處於背勢,決無移動步子之理,否則就要為對方所乘。但實際練習中卻成了重心只在中間旋轉,弓、馬、盤等諸步子不分,只有一種步子,需知發力是只用半馬步,但化勁時還需用到其它的步法,此學拳中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千萬要不得。


身法

    負責帶動步、手而因敵變化,它的規律是動中的中正安舒,而非呆板的中正。頂勁虛領,涵胸撥背,松肩墜肘,襠勁松塌,腰如車軸,尾閭後翻,氣沉丹田,松胯圓襠,膝與踵齊,上下提落,略向裡合,成三à形。身分上、中、下三盤,共九節。三節不明,終身是空。此身法要求中的¨尾閭後翻”,在實際練習中大多做成了臀部後翻,應該做到臀部向下收斂,才能真正體會到尾閭後翻的妙處。實質是真氣經尾閭穴後翻。非外形後翻。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在沒有出現真氣發動、兩腎如燙時枉談尾閭後翻,是緣木求魚,盲人摸瞎馬。內修則為¨無水煮空鐺、無有麥子空挨磨”。


勁法

    掤,廣義指的是內勁,狹義指的是掤法。捋、擠、按、采、手、 列、肘、靠八法,皆由掤勁螺旋變化而來。凡是和對方接手的第一個動作及轉折變化形式的動作,都有是掤的著法。它有內外、左右、上下、斜正的變化。特別是當勁路轉換時的小掤法,更為複雜而重要。手的八法皆需有掤勁,若無掤勁,便是有形無質。捋,手部纏絲為雙順纏,前手搭制對方肘外上側,後手纏引對方腕部,貼於心口前。擠,為手背向著對方的著法,擠有前平擠,向上的擠和向下擠。按,是手心向著對方肢體任何部位的著法。采挒與捋相似,但勁路毫不相干,采,接手後即變逆纏,向高處走大圈,勁路與對方的力合(同向)的多,列比捋圈略小,捋前手高後手低,而列則相反,接手後即由合走分力。采捋列均分為單雙。肘有順攔、拗攔、背折、連環等多種形式和不同方向的用法。靠分肩、背、臀、胯、膝、腿等部位的靠法。



洪均生先生認為¨太極是掤勁,行勁走螺旋”,理與法要分清,勁與著需分清。勁法為無形,著法為有形。勁只一勁,著則萬殊,而理唯一貫。太極者,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各勁之要點在由掤勁變化為其它七個勁的過程,有¨手扶八方線,勁法任意換”的說法。洪均生先生要求在點上要有八勁的變化。如何在與敵手在接觸點上進行八法、八勁的變化呢?為了敘述方便,我們這樣給八法定義:假設敵手沿水準方向向我進攻。向前上方45度,為掤,先塌襠,在接觸點上劃一小圈,手背對敵向前上下30度範圍內,轉腰為擠,分平擠,上擠、下擠。向前下45度至90度,手向著敵方任意身體部位,為按。沿敵手方向,轉腰斜走45度,為捋。先將敵手向上外斜解45度引一大圈,然後收肘,勁向下外45度走一小圈,為采。反之,先向下引一小圈,收肘,向外上斜45度走一大圈,為列。肘、肩、胯、膝、ì,若依此法走勁,也可走出八法、八勁來,只是名稱改變了而已,但是勁路的變化,仍需遵循拳法基本規律。這種定義與洪均生先生所說的八法完全不同。只是為了好記而已。而勁法的運行可以這樣理解:在一個點上是能夠向它的360度方向發出。但總要保證不使雙方所產生的合力指向自己。



推手,也稱打手,陳溝原稱擖手,民間將兩股線合一處,名為擖線。因推手時雙方的手臂交互在一起纏繞運動,有似合線,因取名為擖手。陳式太極拳推手與各家的不同,外形的不同,可以看得出來,內勁的運用,則必須真正內行方能度而知之。接手的規律為左手來左手迎,右手來右手迎,且要從敵手的外側迎之。推手是一種科學試驗方法,是驗證每一招法的正確與否。掤化口訣為:¨直來橫撥,橫來捧壓”,接手時,需用纏法,否則非丟即頂。 推手的要點:頂中求掤,緊中求松,丟中求隨。如此這般,若是狂語。但在實際推手中,你連頂、緊、丟是什麼感覺,什麼滋味都能不知道,更不知什麼是掤、松和隨了。太極之真義,是在不丟不頂之中求消息,在不緊不懈之處求變化,在即引即進之時見分曉。為求速成而加進外家手法,力量訓練、是緣木求取魚,飲鳩止渴,非未受益而反受其害,此世之習太極者多誤入此途而不知返。太極者,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諸君能深悟此句,終生受益多矣哉!

練習陳式實用拳法六要領

(貼文:君子不器 2009-11-8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已故太極名家洪均生先生,從師于陳式太極拳宗師陳發科,在原陳式太極拳套路基礎上,傾畢生之心血,按實戰要求精心創編出《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拳法精妙,樸實無華,講究實用。

  由於該拳法看似無奇,實則精妙,要求非常嚴格,習練者多不得要領,或半途而廢,或習練數十年毫無建樹。我通過近二十年的習練與教拳實踐,認為要掌握該拳法,除要嚴格恪守其他一些太極拳運動要求外,應特別留意六個要領。

  一、心靜神舒 持之以恆

  習練太極拳應力戒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許多習練者在三個階段易放棄,需要過三關。一是初學階段要過為難關。初習太極,身體僵硬,動作不甚協調,易使人感覺自己太笨、無靈性、不適合習武而放棄。二是習練半年要過枯燥關。習練半年後,新鮮感漸失,每日按時重複演練,易因感覺枯燥無味而放棄。三是一年半後要過氣餒關。堅持習練一年半至兩年,自感比較刻苦,然而進步不大,銳氣盡失,易因氣餒而放棄。
  習練太極拳須做到“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動作柔和飄逸,柔中寓剛,形神相合,連綿不斷。習練過程亦即對自己意志的磨練過程,意剛志堅,鍥而不捨,何患無成?
  
  二、實戰為准 力戒“花架”  

  洪老先生在世之時,曾對學生們說:“這套拳沒有一個動作是空的,都是有用的。”並依此作為衡量正確與否的標準。套路中的許多手上動作幅度很小,不甚美觀。比如其中的一些捋法、捌法等為後手纏腕、前手制肘,兩手距離要求一前臂寬,因而顯得動作不甚舒展。很多習練者無視用法要求,本末倒置,一味追求演練的視覺效果,因而枉費功夫,令人惋惜。

  三、松肩墜肘 中正安舒

  初學者最易出現的錯誤有兩個方面:一是肩臂僵硬,欲起手先起肘;二是肩斜身歪,哈腰低頭。此兩方面毛病不僅易犯,而且很容易形成習慣,在習練之處如不嚴格規範,及時糾正,久之易成頑症,再糾正困難很大,因此,教與學者皆不可輕視之。
<br>  初學太極,特別是業餘練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領會和掌握拳法要領,尤其是一些細節上的東西。但是,作為動作基本要領,松肩墜肘、中正安舒,是必須從始至終進行嚴格要求和規範的,惟有此,方可少走彎路。

  四、謹防“尖襠”穩定重心

  業餘太極拳習練者,多將練太極拳作為健身娛樂之手段,教與學者皆不甚嚴格,從而導致動作不規範,雖長期演練但進步緩慢。經常見到習練陳式實用拳法數年者,仍明顯存有“尖襠”之病,重心不穩,毫無太極拳運動的柔美之感,更無走粘之妙。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要求襠開要圓,最忌“人字襠”。對於襠部要求,洪公曾說:“陳式太極拳與其他各式的根本區別在於下盤尾骨微向後翻,它的姿勢恰如我們端坐的樣子。襠部只要能開得圓,自然能塌得下,使重心降低,加強軀幹的穩定。”陳鑫也曾指出“尾骨長強穴微向後翻”,這樣的姿勢可使小腹下邊斜向裡收。一來氣自然沉于丹田,二來大腿根的兩條大筋放鬆,可加大軀幹旋轉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與隨遇平衡。

  五、步型多變 轉換靈活

  目前,社會上教授陳式實用拳法者,多注意上肢的運動變化,而疏於對下盤的要求,致使習練該拳法者多不明下盤規範,尤其步型無多少變化,一路拳打下來,基本上都是處於正馬步狀態,導致步法僵硬不活、步型虛實轉換不靈,嚴重制約著運動水準的發揮與提高。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的步型多變,共分六大類,即馬、虛、僕、弓、盤、獨。每一類中,又有左、右、大、小、側、半之分,其變化非常複雜,也十分重要,不可等閒視之。陳鑫曾指出:“手到腳不到,發人不巧妙。”足可見練拳過程中,步型、步法的重要性。習練拳法,只有刻刻留心、處處留意,方有所得。

  六、氣宜鼓蕩 蓄髮鮮明

  陳式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纏繞折疊、松活彈抖、快慢相間、蓄髮互變。多數教授陳式實用拳法者,只注重外形的指導,很少涉及內氣的培養、訓練和勁力蓄髮變化的掌握,致使習練者把實用拳法練成了“太極操”。
  歷史上,太極拳家所遺練拳秘訣中,多有對“氣”“蓄”“發”的論述。例如,王宗嶽《太極拳論》中的“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武禹襄所作的《太極拳解》中也明確提出“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催”等等。習練者要將“樁功”和其他功力訓練手段放在與套路演練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注意對精、氣、神的培養,逐步達到剛柔、蓄髮、走粘的靈活轉換,以促進自身太極水準的不斷提高。太極拳,拳理系統、完整、深奧,拳法嚴謹、精妙,非長期認真鑽研,刻苦習練,而難有建樹。當然,也絕非不可企及,只要能持之以恆,定會有所成就!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打手歌》版本研究

(作者:魏美智——兼與龍衛東先生商榷;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2009-7-24 )

   摘要:作者通過對不同版本的《打手歌》的對比研究,弄清了世間廣爲流傳的《打手歌》確爲唐村李氏第十二世先祖李鶴林之所作,澄清了太極拳理論傳承史上某些牽強附會的說法和謬誤,正本清源,還曆史以本來的真面。
   作者:魏美智原河南博愛縣地名辦公室主任,畢業於鄭州大學,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主要從事覃懷文化和太極拳傳承史研究

   《中華武術》2007年第四、第五期連續刊登了龍衛東先生的《打手歌辨證》壹文,提出了對《打手歌》的壹些理論探討,讀了以後很受啓發。但是,筆者以爲,《打手歌》與《太極拳論》壹樣,是太極拳理論中不可多得的巨制鴻篇,是指導我們練好太極拳的極好的教材。龍先生的壹些觀點出現了壹些偏頗,如不糾正,會在太極拳理論上造成壹些誤解。於是,我將各種版本的《打手歌》進行壹番研究,不揣醜陋,錄之於後,壹者與龍先生商榷,二者就教於方家。

  一、陳氏諸本《打手歌》研究
  陳家溝陳氏族人的著作中記錄有《打手歌》的主要著作和版本有: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所錄《七言俚語》:

棚捋擠捺須認真,引進落空任人侵,
周身相隨人難進,四兩化動八千斤。 (1)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之《兩儀堂》抄本:

擠棚捋捺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人來打,牽動四兩撥千斤。 (2.)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原本抄本《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抄錄了兩則​​。

   其壹,《七言俚語》:

棚縷擠捺須認真,引進落空任人侵。
周身相隨敵難近,四兩能擒八千斤。 (3)

   其二,《打手層折》:

棚攄擠捺須認真,周身相隨人難進,
滿身能空人不覺,引氣落空四兩撥千斤。 (4)

   陳子明《陳氏拳械彙編》中的《擠手歌訣》:

棚攄擠捺須認真,周身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攻擊,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粘隨就屈伸。 (5)

   這些《打手歌》雖然同出於陳氏,卻有許多不同之處:

   1.名稱很不壹致。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的爲《七言俚語》;《兩儀堂》抄本叫《打手歌》;《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其壹爲《七言俚語》;其二爲《打手層折》。陳子明<陳氏拳械彙編>作《擠手歌訣》。從名稱上看,諸本的名稱嚴重不統壹。俚語,是通俗的口語,是俗語的壹種,常帶有方言的性質。就是說《打手歌》是流傳在民間的通俗的方言口語。 《打手層折》的名稱在字面上講不清楚意思,似應結合當地的方言才能理解。層,層面(見《辭海》);折,方言爲招數的意思。 《打手層折》即爲在武術層面上的各種招數,招式。擠,緊緊*攏的意思。擠手,二人的手緊緊地*攏在壹起的意思。這個形狀是推手的形狀。 《擠手歌訣》應爲在推手時使用、適用的歌訣。從這幾首《打手歌》的名稱上可以看出,陳氏諸本《打手歌》沒有統壹的名稱,也就是說沒有統壹的母本,都是採自民間的俚語,並非是哪壹個人的獨立創作。這從陳鑫《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陳氏太極拳圖說》所錄的打手歌的不僅名稱不壹,而且文字也不大相同,這足以說明這兩首打手歌不是陳鑫本人的獨立創作,而是陳鑫所錄的當地的俗言俚語。

   2.文字差異較大。第壹句《陳氏太極拳圖說》本作:“棚捋擠捺須認真,”《兩儀堂》本作“擠棚捋捺”,與《圖說》本順序不合;《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其壹爲“棚縷擠捺,”縷,爲別字;其二爲“棚攄擠捺,”​​陳子明《陳氏拳械彙編》也作“棚擠攄捺”。這幾個“攄”皆爲別字。第二句,《陳氏太極拳圖說》本“引進落空任人侵”《兩儀堂》本作“上下相隨人難進”,《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本其壹與《陳氏太極拳圖說》本相同。其二爲“周身相隨人難侵”。陳子明《陳氏拳械彙編》爲“周身相隨人難進。”“周身相隨”與“上下相隨”意思相近。 “引進落空”與“周身相隨”則不是壹個武術狀態。周身相隨是壹種武術氣功狀態,不是壹個武術動作;引進落空則是通過壹系列的武術動作化解對方的進攻動作而獲得的結果。二者在武術層面上應當有所差異。人,溫縣方言讀音爲ra,不讀ren.意爲人家的意思。 “任人侵”就是任人家攻擊、侵犯。 “人難侵”則是人家難以侵犯到我。第三句《陳氏太極拳圖說》本“周身相隨敵難進,”《兩儀堂》本作“任他巨力人來打,”《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本其壹與《陳氏太極拳圖說》本相同;其二作“滿身能空人不覺”。第三句,諸版本不存在大的​​逆礙,只是順序有些顛倒。從各本的通篇看意義又是相通的。只是《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本其二“滿身能空人不覺”是陳氏諸本所沒有的。什麽是空?佛教認爲,壹切事物的現像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緣,事物本身並不具有任何常住不變的的個體,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故稱爲空。 《大智度論》:“觀五蘊無我無我所。”《唯摩經•弟子品》:“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意。”筆者認爲,所謂空,是太極拳的習練者經過長期的習練所達到的氣功狀態,即從自我狀態達到無我狀態,即佛教所說的“無我”“無我所”狀態。渾身上下,渾然壹體,氣機暢達,氣機不停留,行無滯礙,抑揚頓挫,縱橫如意。應當說,這是習練太極拳的最高境界。第四句陳氏諸本語多相近。 《陳氏太極拳圖說》本作“四兩化動八千斤。”化,化解。四兩氣力能化動八千斤之力的意思。 《兩儀堂》本、《陳氏拳械彙編》本作“牽動四兩撥千斤。”牽,動詞,牽引、引導的意思。與化動意思相近。唯《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本《七言俚語》中的“四兩能擒八千斤,”有點勉強。擒,擒拿,用四兩力去擒拿“八千斤”就有力不從心的慨歎。從文字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陳氏諸本打手歌文字既不統壹,遣詞造句也大不相同。這說明陳氏諸本打手歌沒有壹個統壹的母本,而是各自根據當地流傳的俗言俚語的紀錄,也不像是陳鑫的獨立創作。

  3.成文年代較晚。陳鑫(1849壹壹1929)字品三,陳氏第十六世,陳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前清貢生。 《陳式太極拳圖說》原名《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刊印時方改是名。該書從1908年動筆,直到1919年完成,前後曆時十二寒暑。這就是說,《陳氏太極拳圖說》成書的年代爲1919年,付印爲1933年。 《兩儀堂》本、《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都是《陳氏太極拳圖說》的母本抄本。其成書年代也應當在1919年之後。陳子明(?壹壹1951)陳氏第十七世,陳氏太極拳的第九代傳人。是陳鑫的侄子輩的。從文字上看,陳子明本《擠手歌訣》也並非他的獨立創作,也是錄自民間的俗言俚語。記述陳氏太極拳的理論的還有民國24年陳績甫出版的《陳式太極拳彙綜》。陳績甫是陳長興的曾孫,據陳績甫在該書的序言裏說:“今春返裏,將長興公品三公遺著,攜至來京,刊印供世。”但是,他所刊印的《陳式太極拳彙綜》裏卻沒有《打手歌》。這個事實也說明,陳長興、陳鑫沒有著《打手歌》。從成文年代看,《打手歌》是在清末民初才流傳到陳家溝的。陳家溝的《打手歌》不是規範的母本,而是拳師在授拳時的口頭傳播本。

    二、李鶴林諸本《打手歌》研究。
    現存的李鶴林《打手歌》的版本有四種。李鶴林《打手歌》抄本是由其後人李立朝所收藏的。藏本分大本和小本兩本;散本兩種,共計四種。
     李立朝所藏小本爲七言八句:

               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聚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剛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 (6)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 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次二月二日講於唐村講武堂
                                                    李鶴林
              《打手要言》: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李立朝所藏大本爲七言八句:
               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擊咱,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剛柔快慢自有爲, 形觀耄耋能禦眾。 (7)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次二月二日講於唐村講武堂
                                                    李鶴林
             《打手要言》: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李立朝所藏散本甲爲七言六句:
               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聚力來擊咱,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8)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次二月二日講於唐村講武堂
                                                    李鶴林
            《打手要言》: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李立朝所藏散本乙亦爲七言六句

               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擊咱,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9)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次二月二日講於唐村講武堂
                                                    李鶴林
              《打手要言》: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1.李立朝所藏大本和小本的比較。兩本都是七言八句,兩本之間的差異只有壹句,小本的第三句爲“任他巨力來打我”,大本的第三句爲“任他聚力來擊咱。”“來打我,”與“來擊咱”在本質上沒有什麽差別。我,自己;咱,咱們。後者比前者範圍廣泛了些,更口語化了些。這兩個版本《打手歌》文字基本相同,應爲同壹母本所出。

    2.李立朝所藏散本甲本和散本乙的比較。李立朝所藏散本的兩種版本在文字上沒有什麽差別,都是七言六句。散本甲本存有《太極拳論》3頁,《無極養生拳論》3頁,《十三勢行功歌》3頁,《打手歌》2頁,《十三勢拳》2頁。計12頁。散本乙本存有《無極養生拳論》3頁,《十三勢論》3頁,《太極拳論》3頁,《長拳者壹名十三勢》1頁,《打手歌》2頁,身法、打手撒放、刀法、槍法2頁,計13頁。

     散本甲本和散本乙本的共同點:壹是文字相同,遣詞用字沒有違拗處;二是都沒有編頁碼,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單篇文章,而不是成譜;三是所包含的內容大致相同。由此看來,兩個版本均爲同壹母本所出。

     3.李立朝所藏四種《打手歌》版本文字的比較。四個版本的前六句中除了小本的第三句“任他巨力來擊咱”爲“任他聚力來打我”外,文字非常壹致。無論從那種角度看,他們都是同壹母本所出。散本甲乙本都少了最後兩句:“剛柔快慢自有爲, 形觀耄耋能禦眾。”

     4.李立朝所藏四種《打手歌》版本紙質和內容的比較。四種版本所用的紙張均爲江浙壹帶生産的紙張,懷慶府壹帶稱之爲“竹紙”,是含有竹子的成分爲原料而製作的壹種紙張。當地多用來作記賬使用。這種紙張盛行於明清,到清末民初逐漸被其他新出的紙張所代替。從現存的紙質看,散本甲本要保存的時間稍長壹些;其次爲散本乙本;再次爲大小兩本。但是,從全譜的內容看,大小本的時間要長壹些。因爲,小本裏有壹篇《春秋刀訣》其落款是“千載寺關聖殿碑錄如椿。”大本雖然落款也是“千載寺關聖殿碑錄”,但是,後面沒有“如椿抄”三字;兩種散本則都沒有收錄《春秋刀訣》。李如椿是李元善的次子,李鶴林的父親。據《李氏家譜》記載:“李如椿,字萬年,配辛氏、張氏,行壹,生二子,長旺林,次鶴林,生三女,生於康熙十八年(1680年)已未二月八日,早年千載寺習拳,河內縣學,習文武,庠生,濟源教書傳拳。”從時間上看,李如椿所抄錄的《春秋刀訣》是該譜中時間最早的譜錄,由此看來,李立朝所藏小本應當是最早的版本。同理可證,李鶴林的《打手歌》應是七言八句才是正宗。 “剛柔快慢自有爲, 形觀耄耋能禦眾。”兩句應是在傳抄中遺失的。

     三、李鶴林本與《廉讓堂》本比較
     《廉讓堂》本《打手歌》爲七言六句:
               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10)

       1.李立朝所藏小本與廉讓堂本的比較。從文字上看,廉讓堂本與李立朝所藏小本的前六句沒有任何差別,但是,廉讓堂本缺少了兩句計14字:“剛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2.李立朝所藏大本與廉讓堂本的比較。李立朝所藏大本第三句爲“任他聚力來擊咱”廉讓堂本作“任他巨力來打我。”李立朝大本爲七言八句,廉讓堂本爲七言六句。廉讓堂本所少語句爲:剛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

       3. 李立朝所藏散本甲本、乙本與廉讓堂本的比較。李立朝所藏散本甲本乙本的第三句均爲“任他聚力來擊咱,”《廉讓堂》爲“任他巨力來打我”,其他文字像相同。

       4.李鶴林本與廉讓堂本的年代比較。李鶴林本《打手歌》後面有落款時間:“大清乾隆五十二年歲次二月講於唐村講武堂李鶴林”。這個落款時間最少可以證明,李鶴林本打手歌寫成的最後年代不會遲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而武禹襄的哥哥則是清嘉慶年間得自於舞陽鹽店。由此可以斷定,廉讓堂本與李鶴林本爲同壹母本。母本就是李鶴林本。廉讓堂本所佚失的應是在傳抄中佚失。

       四、李鶴林本與陳氏諸本的比較

       1.李鶴林本與《兩儀堂》本的比較。李鶴林本與《兩儀堂》本第壹句的區別只有壹個字:李本作'“棚捋擠按”,《兩儀堂》本作“棚捋擠捺”。 .捺,方言讀nan,不讀na ,意思相同。第二句兩本相同。第三句李本作“聚力,”《兩儀堂》本作“巨力。”聚,凝聚,聚集,本句李本意爲,任妳凝聚最大的力量來打我;巨,巨大,本句《兩儀堂》本的意思爲,任妳用有巨大力量的人來打我。以此看來,兩句在詞義上是相通的,但在詞性上還是不同的。聚力,應是動詞;巨大,應是名詞。筆者認爲在這裏應是使用動詞比較合適。後三字,李本作“來打我”,《兩儀堂》本作“人來打”意思相近。第四句兩本相同。從文字上看,《兩儀堂》本沒有脫出李本的巢臼。

      2.李鶴林本與《陳氏太極拳圖說》本的比較。第壹句“棚捋擠按。”李本作“按,”《陳氏太極拳圖說》本作“捺。”《陳氏太極拳圖說》本將李本的第五句改爲第二句,並對文字也做了改動,李本作“引進落空合即出”,《陳氏太極拳圖說》本作“引進落空任人侵。”

《陳氏太極拳圖說》本的這壹改動,卻使該句失去了原有的風采。引進落空的目的是什麽?按照《陳氏太極拳圖說》本來解釋,就是說,由於我引進落空了,任人家來打,反正妳也打不著我。按照李本的解釋卻不是這樣。李本認爲,引進落空的目的僅是不挨打嗎?不!不挨打是手段,目的是爲了“合”爲了“出”,爲了打別人。什麽是合呢?按照李亦畬的說法“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捨己從人,先要得機得勢;欲要得機得勢,先要周身壹家;欲要周身壹家,先要周身無有缺陷;欲要周身無有缺陷,先要神氣鼓蕩;欲要神氣鼓蕩,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欲要神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松開,氣向下沈。勁起於腳根,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勁在兩肩,主宰在腰。上於兩膊相緊,下於兩胯、兩腿相隨。勁由內換,收便是合,放即是開。靜則俱靜,靜是合,合中寓開;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寓合。觸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才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太極拳譜•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壹版70頁) .結合李先生的這壹論述,筆者又走訪了壹些有造詣的拳師,結合我們懷慶府當地的方言和李鶴林本《打手歌》的內容,筆者認爲,1.合就是收。就是內氣收斂,氣力內聚,伺機待發。 2.合就是要粘住對方,不能讓對方走掉。 3.用自己的力將對方蓋住,不能讓對方有緩氣的機會伺機進行反擊。合,在懷慶府的方言中還有蓋的意思。比如,將鍋蓋住,方言叫將鍋合住。就是說要用自己得內力將對方涵蓋住,讓他逃不脫身。 4.合中寓開,勁由內換,調整氣機,形成得氣、得機、得勢局面。所爲得氣,就是聚合內力,使力在自己的體內聚合,形成壹觸即發的局面;所謂得機,就是使我的內勁與交手的對方形成陰陽互動的關系,形成以柔克剛的契機;所爲得勢,就是通過引進落空,造成人背我順優勢。出就是動,就是開,就是在自己得機得氣得力之後,將對手打出去。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版本的引進落空的武術層次的巨大差異。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本《打手歌》第三句,出自李鶴林本《打手歌》的第二句“上下相隨人難進”,只是將李本的“上下”改爲“周身”,“人”改爲“敵。”“上下”與“周身”哪個更妥當呢?我們在生活習慣中,常常以腰爲中心將人體分爲上下兩部分。腰以上爲上體,要以下爲下體。那麽,上下不就是全身嗎?以此論之,上下與周身並沒有相差、相左之處。稱對手爲人,而不稱敵,這是唐村李家的習慣稱呼。如《十三勢行功歌》唐村《李氏家譜》本有“因故變化示神奇,”廉讓堂本則爲“因敵變化示神奇。”究其原因,大概因爲唐村有千載寺、太極宮、三聖門,族人多是佛、道、儒的信徒,而太極拳又是以養生爲宗旨,因此,交手雙方稱人而不稱敵。人與敵壹言之差應當是反映了兩種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習練武術的目的。第四句李鶴林本作“牽動四兩撥千斤,”牽,牽引,引導,通過牽引、引導實現“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目的。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本作“四兩化動八千斤。”化,轉化,轉換的意思,也含有“勁由內換“的意思。通過內勁的轉換,以小力化掉大力,實現四兩撥千斤的目的。


     
3.李鶴林本與陳鑫《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本的比較。


     
壹是與《七言俚語》的比較。第壹句《七言俚語》“棚捋擠捺”以“捋”爲“縷”.縷是綫和線狀物的稱謂。應當說此字用在這裏是十分錯誤的。捺,na音,懷府方言讀作nan ,與按意思相同,都是把物體按下去的意思。第二句,《七言俚語》本的“引進落空任人侵”出自李鶴林本的“引進落空合即出。”第三句“周身相隨敵難進”出自李鶴林本的第二句“上下相隨人難進。”唯《七言俚語》本的近字有些不切合實際。近,表示距離的遠近或者*近。妳周身相隨了對方就不能*近妳了嗎?非也!關鍵是看妳是否合住了對方。合住了對方,妳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第四句《七言俚語》本的“四兩能擒八千斤”,出自李鶴林本的“牽動四兩撥千斤”,只是“擒”字用的不確切。擒,擒拿。要用四兩力氣去擒拿“八千斤”有些太生硬,力不從心。還是用牽動或者化動比較符合太極之理。


     
二是與《打手層折》的比較。第壹句,《打手層折》“棚攄擠捺”中的“攄”是別字。攄,廣雅釋估四:“攄,舒也。”釋估壹:“攄,張也。”廣韻:“攄,舒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攄之無情。"索隱因廣雅:“攄,張舒也。”淮南子脩務:“攄書指以示之。”文選張衡西京賦:“心猶憑而未攄。”注“:攄,舒也。”後漢書班彪傳上:“攄懷舊之蓄念。”注引廣雅:“攄,舒也。”和熹鄧皇後記:“攄之罔極。”注引廣雅:“攄,舒也。 ”(引自王力著《同源字典》商務印書館1982年十月第壹版)。第二句爲“周身相隨人難侵”出自李鶴林本的第二句“上下相隨人難進。”改李本的“上下”爲“周身。”改“人難進”爲“人難侵。”侵,侵犯;在武術上多用作進招講。與李本意思相近。第三句《打手層折》爲“滿身能空人不覺”,應當是出自李本“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但是,改動較大,也比較令人費解。 “滿身能空”是什麽概念?什麽是空?怎樣達到空?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壹個重要問題。第四句是9個字:“引氣落空,四兩撥千斤,”是將李本的第四•第五兩句揉合而成。只是“引氣落空”比較片面。因爲雙方交手時,對方進我們的不僅是壹般的氣,還有複雜的進攻動作;有的有氣有的沒有氣,真真假假,難以分辨。所謂“引氣落空”應當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其中難言之處不是壹句兩句話可以解釋清楚的。


    
4.李鶴林本與陳子明《擠手歌訣》的比較。陳子明(?壹壹1951)陳氏十七世,陳氏太極拳的第九代傳人。陳子明本《擠手歌訣》是陳氏諸本《打手歌》出現最晚的壹個版本,爲七言六句。第壹句“棚攄擠捺”,“ 攄”爲生造字;改李本“按”爲“捺”,但是意思相近。第二句改“上下”爲“周身,”其他相同。第三句”任他巨力來攻擊“出自李本“任他聚力來打我”。第四句、第五句與李本相同:“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第六句“年連黏隨就屈伸。”“就屈伸”,李本爲“不丟頂。”就屈伸是從推手的層面講的,意爲隨屈就申;不丟頂意爲不丟,不頂;不丟,不失時、不失機、不失勢;不頂,不與對方形成以力對力的局面,不以力製力。從這個層面上講,二者的意思是壹樣的。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縱觀陳氏諸本《打手歌》雖然在遣詞用字上與李本有些稍微差異,但是,無論陳氏哪個版本都沒有超出李鶴林本《打手歌》的範疇。


     
那麽,有沒有壹種可能就是說李鶴林本是出自陳氏諸本的?答案是否定的。壹是從陳王庭到陳鑫七代人約300多年,沒有出現過《打手歌》的任何版本。這說明陳氏在陳鑫之前是沒有《打手歌》的。要有,早就應當發現。二是李鶴林的《打手歌》誕生於清乾隆年間,而陳氏諸本最早的是陳鑫的《陳氏太極拳圖畫講義》則誕生於清末民初。比李鶴林本晚120多年。三是李鶴林的《打手歌》與他的《太極拳論》《打手要言》以及他的先輩的《十三勢行功歌》、《十三勢論》等是壹個完整的理論系統,而不是孤立的單篇獨語。而陳氏則只有《打手歌》存世,而且沒有壹個固定的版本。由此看來,陳氏《打手歌》的母本應當是李鶴林的《打手歌》。


      
那麽,李鶴林本《打手歌》是如何傳入陳家溝的呢?主要有兩個渠道:壹是李家的人直接傳入。有口碑記載的李家在河南(沁河以南)教書傳拳的人很多,主要有李嘉際、李振興等。閻萃峰是溫縣人,早年拜在李嘉際的帳下,修文習武。清光緒九年考中第三甲74名進士,官至翰林院翰林。閻萃峰考中進士後,不忘師恩,分別時,把自己的兩枚印章(壹枚爲木質“閻萃峰”印,壹枚爲“萃峰”二字玉印)贈給恩師,並交代說:恩師在河南(沁河南)如有啥不方便,請亮出此二印信,即可萬事無慮。二是從王堡村傳入。徐震著的《太極拳考信錄》中就記載有陳家溝人學槍於王堡村的記錄:“文修堂本又有槍法自序壹篇,篇末署後學王得炳謹志,後壹行,題乾隆乙未梅月之前壹日重錄,又後壹行,署道光癸卯年張文謨號開週重抄。此後即爲槍棍法若幹頁,其後又記壹行雲,​​以上槍棍譜,系河北王倍村得來......,”“子明曰:王堡即上文之王倍村,堡倍昔近故訛爲倍。”據王堡村人證明,陳家溝的陳洞(乳名)學槍棍法於王得炳,趙堡鎮的李景炎(囫掄架的創始者)學槍棍和十三勢軟手於王璋。這些事實也可以在陳鑫所抄的《拳經》中找到證據。 《和式太極拳譜》(和有錄著《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年版附錄二)中節選有陳鑫親筆所抄的《拳經》,其中,槍法自序、腿法、身法、槍棍字解、纏捉棍直解、小使手總目、小使手直解、大使手總目、大使手直解、都是王堡槍譜裏的內容。 《王堡槍譜》成譜於清乾隆五十二年,編著者爲王安民。王安民是李鶴林的弟子。王安民的後人將《打手歌》傳給陳家溝的人應在情理之中。


   
五、幾個問題的辨析


     
1.“講於講武堂”辨析。


     
在李鶴林本《打手歌》的正文之後,落有壹長款:“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次二月講於唐村講武堂李鶴林。”龍衛東先生在《打手歌辨證》壹文中說:這裏講得很清楚,是李鶴林“講於講武堂”,就是說《打手歌》的作者不是李鶴林,當然也更不是王宗嶽。龍先生在這裏犯了個先入爲主的錯誤:憑什麽說“講於講武堂”就能證明《打手歌》不是李鶴林所作?依據何在呢?講,講話,講話地點:唐村講武堂。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在唐村講武堂的講話。”主講人:李鶴林。這裏有壹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著作權的問題。在《打手歌》的結尾,有李鶴林的落款。我國對落款的傳統稱呼叫題簽,簽署,直白壹些叫簽字。都是指在文件上署名,簽字或者畫押。文件壹經簽署,隨即生效。我們傳統的說法叫白紙黑字鐵證如山。從李鶴林本的《打手歌》的落款很明確的可以看到《打手歌》確是經過李鶴林的簽署了的。著作權應當屬於李鶴林。這是毫無疑議的。再從《打手歌》的內容上看,《打手歌》的主要內容是來自於李鶴林的《太極拳論》。是將《太極拳論》的精華用之於交手的實踐。它不僅是《太極拳論》的精華,也是《太極拳論》的姊妹篇。 《打手歌》中的“剛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就直接來自於《太極拳論》中的“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爲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爲?”反過來也可以這樣講,《太極拳論》中的有關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的內容,也是來自《打手歌》的。


      
2.“剛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辨析。


      
詞義辨析。自,自然;有爲,有所作爲,有作用;耄耋,指八九十歲的老人。貫​​串起來理解,全句的意思就是,與人交手要掌握好剛柔快慢,無論是剛柔、快慢,自然都是有所作爲的;不要認爲用這樣的方法與人交手好像壹個八九十歲的老年人壹樣,但是,用這種方法卻可以抵禦很多人的進攻。從其內容看,主要是講清《打手歌》的意義,教育人們要重視和掌握《打手歌》中所說的技擊方法。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的責任就是要教化弟子使之認識知識的重要,從而,認真學習努力提高。從這兩句的特點看,講的既生動形象逼真,又寓教於理,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也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結構分析。李鶴林本《打手歌》的首句“棚捋擠按須認真,”是講學習態度,中間的五句是講“打手”所用的方法,最後兩句是講意義。在結構上,整篇是有始有終,結構合理。音韻分析。這八句《打手歌》共分兩個音韻。前四句韻母爲yin,後兩句韻母爲ng;很明顯中間音韻進行了變換,過去作詩是允許中間換韻的。但是,其缺點是平仄不符合要求。第壹句第四句爲平聲,第二句也應當是平聲韻的,卻作了仄聲。後四句按說也應當是平聲韻,實際則作了仄聲韻。按照作詩的要求是不符合的。但是,它又不是格律詩,僅僅是順口溜壹樣的民間文體。我們不能像寫格律詩那樣來要求民間文學。


    
來源分析。眾所周知,廉讓堂本是武禹蘘的哥哥武澄清得自於舞陽鹽店,據有關專家考證,舞陽鹽店正是唐村李氏所開。應當說廉讓堂本是來自於唐村李家。廉讓堂本打手歌與李鶴林本相較,差了“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兩句。唐豪先生其所著《內家拳研究》的《打手歌》的後面有壹小注:“案前論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能何爲等句,知粘連粘隨不丟頂下,尚有:*******,**耄耋能禦眾十四字,合上韻,共成四韻,然觀他本,亦至不丟頂而止,則知其下壹韻佚之久矣。”廉讓堂本所佚之句,從它的句式和現存內容看,就是李鶴林本打手歌的最後兩句:“剛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佚之久”的前提是有,如果沒有就根本不可能佚。有此可見廉讓堂本所佚的字句是從李鶴林本抄佚失的。


     
實用意義。剛柔快慢是太極拳的活的靈魂,掌握不好剛柔快慢,所學的太極拳無論在養生上,或者在練拳當中、或者在技擊實戰上,都會給自己造成很大被動。筆者註意到,很多朋友在練拳中十分注意慢,而忽視了快,以爲慢才能練出硬功功,很在意於慢和柔,不能自覺掌握剛柔快慢,因而造成了思想上的惰性,思想上不適應散打的快節奏。因此,“剛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並非是可有可無的,而且是壹個值得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3.“四兩撥千斤”辨析。


     
1. 四兩撥千斤的出自何典。許多研究太極拳理論的朋友認爲,《太極拳論》中的“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察,考察。既然考察,那壹定“四兩撥千斤”壹定出得很早。因此斷定《太極拳論》出自很早。 《打手歌》也有“四兩撥千斤”,《太極拳論》肯定出自《打手歌》。其實,這是壹個很片面的認識。唐村千載寺是壹個武術文化積澱十分深厚的寺廟群,據《唐僧十力和尚傳碑》記載,該寺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以柔克剛,捨己從人”的理論,以此觀之,四兩撥千斤應當是早就存在於千載寺的。千載寺的武功是參加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的起義軍將領李友(1601壹壹?)負傷後,在濟源養傷的時候傳到濟源勳掌的,勳掌人所持的《神拳拳譜》(成譜時間約在1645年左右)中,就有”四兩換千斤”之說。 (11)千載寺還有壹種當家拳種壹壹通背功,這種通背功就是我們常說的108勢通背纏拳。最近,我在朋友處看到壹本《通背纏拳譜》。其譜曰:“此拳巧力勝人,全身要身手靈活.他如世俗所傳之紅、炮、飛虎、九拳、長拳,以及羅漢、二郎拳,皆以有力勝無力,大力勝小力。此拳是藉人之力,四兩撥千斤。”通背纏拳是千載寺當家的拳種,在明、清、民國,李氏族人在全國十多個省地所傳授的拳術中的壹種。李鶴林是唐村李氏的第十二世,他在寫作中參考前輩的拳譜,引用其中的警句,是十分正常的。爲文引用前代先賢有關的警句並不能證明其寫作年代。正像我們很多寫作者在引用《論語》中的話壹樣,不能說我們引用了孔子的話,我們就成爲了春秋戰國時期人,我們的文章就成了春秋戰國時代的文章。同理,李鶴林引用了前輩留下的拳論術語,也不能說明《打手歌》在《太極拳論》之前雲雲。我認爲這是壹種望文生義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2.四兩撥千斤並不是壹句空話。四兩撥千斤不僅是壹句武術經典,而且是壹種武術動作。筆者在朋友處得到壹本署名爲“郜祥善堂”本的槍械譜。該譜是寫在日本昭和十九年九
月壹日的《時間外勤務通知書》上,共分兩本,壹本爲拳譜,壹本爲槍譜。譜後有壹注釋說,原譜爲壹老譜,因被雨打濕,又抄此譜。也就是說此譜的成譜年代久遠。現將《郜祥善堂》本中有關四兩撥千斤的內容,錄之於下:標題:四兩撥千觔副標題:此手是李先生所傳,咱有四兩力,能打八千斤也。正文: “ 他使右手來打,咱用左手挽住他手臂,左腳鈎住他前腿,手往外掄(扣),腳往裏掄(扣)。左手來同右手打法。他若躍步來,是左腿在前,咱使用右手挽手,右腳鈎腿,壹別自跌,更覺美妙。見右手來,右手挽住他手背,左手隨身上去,推住他胳膊,左腳上去鈎住他前腿,手往前推,腳往回鈎,左手挽住。他用右邊打法。右手打來右手挽住左手往打住,右腳上至他前腳之後,用右手往前壹打,右腳往回壹登,左手來亦如此。”(12)文中所說李先生,據考爲李鶴林的後代李永達。很顯然這是壹則學拳筆記。但是,他告訴我們,四兩撥千斤並不是壹句空話,他是由許多武術動作構成的。

     
3.《打手歌》與《太極拳論》是姊妹篇,不存在誰先誰後問題。從落款的時間上看,他們是李鶴林同時期的作品。 《打手歌》、《太極拳論》的落款,都是“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歲次二月二日講於唐村講武堂。”這說明這兩篇學術論文都是李鶴林同壹天講演的作品。如果硬要在這兩篇作品中分出先後來,筆者認爲,是壹件強人所難的問題。


4.《打手歌》與《太極拳論》的內容是互相依存的。 《打手歌》的第壹韻爲“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這壹韻的重點是第二句“上下相隨人難進。”怎樣做到呢? 《太極拳論》給於的回答是:虛靈頂勁,氣沈丹田,不偏不倚,勿隱勿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虛,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退之則欲促,壹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打手歌》的第二韻“任他聚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太極拳論》則有“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壹貫。 ”《打手歌》第三韻“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 ”《太極拳論》則有“”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沈則隨,雙重則滯”,“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爲懂勁。”第四韻“剛柔快慢自有爲,形觀耄耋能禦眾。”《太極拳論》則有“有力打無力,手快打手慢,是皆先天自然自能,非關學曆而有爲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能何爲。”因此可以這樣說,是取之於《太極拳論》的精華;《太極拳論》則是將《打手歌》理論化、系統化了。 《打手歌》是將《太極拳論》用之於實戰;《太極拳論》則是將《打手歌》的實戰經驗進行總結,從實戰經驗上升到理論。


注:本文中的棚字應爲提手旁。因電腦打不出這個字,皆使用木的棚字旁代替
資料索引:(1)《陳氏太極拳圖說》陳鑫著,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版;131壹壹132頁(2)(5)(10)唐豪、顧留馨《太極拳研究。廉讓堂本考釋》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年第三版130頁(3)(4)《陳式太極拳圖說講義》複印本現存吾友璩文柱處;(6)(7)(8)(9)均爲唐村李立朝家藏本,現存李立炳處;(11)《神拳拳譜》現存濟源市勳章村酒小郎處;(12)《郜祥善堂本拳譜》現存魏美智處。
 
 

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蔣家駿先生向太極拳博物館捐獻文物【轉載】

    2009年6月9日下午,太極拳名家蔣家駿先生向中國太極拳博物館捐獻的第一批文物資料在鄭州大河錦江飯店交接,中華太極拳傳承譜系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洪奇代表溫縣人民政府接受了蔣家駿先生的捐獻,CCTV武林大會年度總冠軍王戰軍,少林拳名家朱天禧現場見證了捐贈活動。蔣家駿先生說,中國太極拳博物館的建設是一項澤被後世的大事,能夠將自己珍藏多年的太極拳文獻資料捐贈給博物館,將更好實現它的價值,也是自己回報太極拳發源地和眾多太極拳愛好者的實際行動,他表示還會繼續分批捐贈。溫縣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秦迎軍通過電話向蔣先生表示感謝。

    蔣家駿先生本次向中國太極拳博物館捐贈的文物史料為于右任題寫書名的陳照丕的《陳氏太極拳匯宗》一冊,還有陳發科拳照圖片20餘幅。蔣家駿先生是央視武林大會武術職業聯盟(WMA)的專家評委,2007年被央視武林大會聘為專家顧問,常奔波於全國各地,本次來豫的另一目的是要促進少林拳進入武術職業聯盟。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15 <風熱頭痛改善露>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風熱頭痛改善露

【材料】白芷2錢、防風1錢、荊芥1錢、薄荷1錢、綠茶1錢、適量冰糖。

【作法】
白芷、防風、荊芥加水3杯,煮沸後改用小火煮3分鐘略為悶後,再煮沸一次後,加入薄荷、綠茶後一煮沸即可熄火,加蓋悶至微濁即可茶飲,味道十分芳香,亦可加入少量冰糖調至喜愛的甜味。

【說明】
本茶劑最適合感冒頭痛,特別是前額部分之疼痛或血虛之偏頭痛。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14 <考生之清涼飲料>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考生之清涼飲料:清肝明目─菊花茶

【材料】菊花十朵、保溫杯、適量之蜂蜜。

【作法】菊花放入保溫杯中加熱開水八分滿,後加蓋,密閉,略冷即可飲用。喜喝冰涼者,可沖開水5分滿,加入冰塊即可。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13 <肺熱止咳涼血茶>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肺熱止咳涼血茶

【材料】
藕節2兩、杏仁半兩、甘草2錢、米半杯、冰糖適量。

【作法】
1. 米洗淨,浸於清水中。

2. 藕節洗淨,和甘草一併放入電鍋中,內鍋加水4~6杯,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去渣、留汁,放冷待用。

3. 將米、杏仁與2之藕節汁一併放入果汁機中打成漿。

4. 把部分之2汁煮沸後,徐徐加入3之米漿,攪拌均勻後,最後加入冰糖溶解後,放入悶燒鍋中,悶一個小時,即可飲用。

【說明】
藕節清熱涼血、甘草補中緩急、杏仁止咳下氣,配合米之補中益氣,適合咳嗽者之止咳早餐代替牛奶,配合一個蛋、吐司及水果,即為豐富營養之止咳涼血之早餐。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12 <緩急止痛甘草片>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緩急止痛甘草片
【材料】甘草

【作法】
緊張胃痙攣時──請口含一片甘草或一小匙甘草粉,慢慢吞口水或含一口水吞下,即可改善病痛。

甘草茶──甘草5片或甘草粉一匙,放入保溫杯中,浸泡至甘草味出,即可當茶飲用。口腔潰瘍則可含於口中漱口。

【說明】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現代藥理學証明,甘草有抑制平滑肌活動,而有鎮痙止痛之作用。抑制胃酸分泌,因此甘草具有援和止痛及保護脾胃。

甘草亦証實有消炎作用,在中國醫學謂之具有清熱瀉火,因此常被用於咽喉痛,口腔內發炎等初期症狀之改善。

 注意:甘草之甘草成份,具有和電解質荷爾蒙相似的作用,多食會有水腫故不宜大量服用。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11 <風熱頭痛改善露>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風熱頭痛改善露

【材料】
白芷2錢、防風1錢、荊芥1錢、薄荷1錢、綠茶1錢、適量冰糖。

【作法】
白芷、防風、荊芥加水3杯,煮沸後改用小火煮3分鐘略為悶後,再煮沸一次後,加入薄荷、綠茶後一煮沸即可熄火,加蓋悶至微濁即可茶飲,味道十分芳香,亦可加入少量冰糖調至喜愛的甜味。

【說明】
本茶劑最適合感冒頭痛,特別是前額部分之疼痛或血虛之偏頭痛。

白芷具有袪風解表、止痛、消腫排膿作用,而其芳香成分具有刺激中樞神經興奮,因此亦為中醫感冒頭痛常用之主藥材之一。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10 <水性體質瘦身藥膳>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水性體質瘦身藥膳:

補中益氣瘦身粥──提升免疫冬瓜粥

【材料】
黃耆40公克、冬瓜子10公克、新鮮帶皮冬瓜300公克、枸杞子10公克、良質米1杯、冰糖適量。

【作法】
將冬瓜洗淨,削去皮,取子,冬瓜切成小丁,待用,米洗淨泡於清水中。

黃耆及冬瓜子、冬瓜皮加水4杯,放入不鏽鋼鍋內鍋,於電鍋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成粥後,再加入枸杞及適量冰糖調勻。放入燜燒鍋中,可當正餐亦可當點心。

【說明】
黃耆補氣,冬瓜及子利水滲濕,配合米之補中益氣。

冬瓜子除利水外,近代藥理研究,尚發現有生干擾素之作用,配合滋陰明目之枸杞,既美觀又增加口味。本食膳具有利尿補氣之健康瘦身食膳。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9 <清熱涼血──蓮藕汁>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清熱涼血──蓮藕汁
【材料】
藕節5段、適量蜂蜜

【作法】
(1) 藕節洗淨、壓段後,將土洗淨後,放入果汁機中,搾汁去渣,再加入適量蜂蜜及冰開水,放入冰箱中,冰涼飲用。

【說明】
藕節具有清熱涼血作用,一般在中藥店買到的是乾品,現在是『蓮藕』之季節,吃蓮藕常把藕節去掉,因其纖維多而不好吃,卻不知到此乃是夏日最好的食物。

藕節含有抗氧化之多酚類成分,禁與金屬、鐵器相遇,會起化學反應而變黑色,因此切時最好用不鏽鋼刀具。

藕節是指蓮之地下莖藕之節部,具有收斂止血作用,新鮮者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因心急、煩熱易造成末梢之血管張而臉色紅嫩,另有些原本有胃不適或潰瘍、有胃出血傾向者,或咳嗽時略有血絲,此時則宜選擇具有熱之新鮮藕節。

涼血乃為中國醫學之名辭,以現代藥理學解釋,乃降低血流量,減少血管壁之壓力,而達止血之效用。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8 <補氣養血精氣粥>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補氣養血精氣粥

【材料】
黃精1兩、枸杞半兩、生地黃半兩、麥門冬1兩、蓬來米1杯、尾冬骨(無油)4兩。

【作法】
(1) 米洗淨,泡於清水中。

(2) 黃精生地切成小片。

(3) 冬去蕊(一般中藥店即可買到,若未去蕊,可先將麥冬洗淨,放置二十分鐘,使整顆麥冬潤軟後,用刀切開除去中間之白蕊,一般中醫界以去蕊可除煩,因此麥冬一定要用去蕊者)切成小塊待用。

(4) 尾冬骨切小塊(買時即先請切塊)洗淨後,放入沸水中,燙洗以除去腥待用。

(5) 將洗淨(1)之米、(2)(3)(4)之材料加水六~八杯,放入電鍋中,外鍋中加水一杯,煮至開關跳起,即可聞到十分香醇之精氣粥,食用前加入枸杞子拌勻,即可上桌食用。

【說明】
黃精味甘性平,具有補益、填精髓強筋骨之傳統療效;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補血,滋陰清熱之效;麥冬味甘,具有滋陰生津,根據筆者之研究,麥冬水抽出液具有提昇造血功能力作用;配合枸杞子之滋陰明目,補腎護肝;米之補中益氣。是一道適合作為早餐或點心之更年期婦女的補氣血之清熱藥膳食譜。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7 <山藥養生元宵>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山藥養生元宵

【材料】
新鮮山藥一斤、蓮子4兩、桂圓肉20粒、地瓜粉適量、黨蔘1兩、紅棗20粒、檸檬半粒。

【作法】
(1)山藥洗淨削去外皮,浸於檸檬水中1分鐘即放入電鍋中,蒸熟透後取出,用不鏽鋼網壓成泥狀後,加入適量之地瓜粉,揉搓成塊,用濕毛巾蓋好待用。

(2)紅棗洗淨,略為刀割後,加入黨蔘、山藥外皮和水4杯,放入電鍋之內鍋,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用時去渣取汁。

(3)蓮子洗淨,放入煮沸之水中燙洗;即刻撈起再放入碗中,加蓋略悶5分鐘後,再加入(2)之湯汁1杯,放入電鍋中,外鍋放半杯水煮至開關跳起後,取出蒸爛熟透之蓮子,用不鏽鋼網壓泥後,再將切細之桂圓肉一起拌勻作成餡待用。

(4)山藥作成之塊,搓作成條,切塊壓平,再將上述蓮子桂圓餡包入,揉成大元宵。

(5)將黨蔘大棗去黨蔘之湯汁煮沸後加入作好的元宵,改用小火煮至元宵浮起即可食用。

【說明】
山藥,補脾健胃、益肺腎,山藥中所含之天然成分,經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含有消化酵素之黏液,其含有之多糖體可降低血糖及提昇免疫。

黨蔘補氣,桂圓肉補血;加入紅棗的藥引子,可調和本食膳之免疫補氣作用。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6 <小兒健康點心>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小兒健康點心

【材料】
山藥4兩、浮小麥3錢、薏仁3錢、神麴3錢、米半杯、冰糖適量。(成人可多加山渣2錢)

【作法】
(1)山藥洗淨去外皮,泡於檸檬水中。

(2)將浮小麥和神麴加水4杯放入電鍋內鍋中,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等其冷卻時即可將渣濾除。

(3)米洗淨加水用果汁機打成乳狀物再加入薏仁。

(4)將(1)之汁倒入鍋中加水4杯,煮沸後緩緩加入米漿,拌勻煮至半透明,略悶後加入適量之冰糖後再,將山藥磨成泥放入攪拌均勻即可食用,為幼兒最佳之點心、飲料。

【說明】
浮小麥有收斂作用,尤其在出虛汗之改善。山藥之粘液物含有豐富之消化酵(Amylase)而有幫助消化及止渴之作用。而薏仁之利水消濕,可減少胃中及身體內之水分。米露不加糖亦可瘦身。若是成人想食用,可多加山渣2錢,可消脂消脹。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5 <妊娠惡阻茶>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妊娠惡阻茶

【材料】
(1) 紫蘇梗2錢、陳皮1錢、縮砂1錢、適量果糖或冰糖。

(2) 新鮮金桔或鹽金桔5粒、紫蘇3片、適量果糖或蜂蜜。

【作法】

(1) 將紫蘇梗、縮砂和切細陳皮放入磁杯中加水八分滿,放入電鍋中,外加1/3杯水,煮至開關跳起,加適量甜度之果糖即可飲用。

(2) 金桔切片及紫蘇切碎放入磁杯中加水八分滿,放入電鍋中同上法。

【說明】
紫 蘇 ── 具有行氣寬中,即調整腸胃功能,幫助消化,增強腸胃蠕動及胃液分泌,配合金桔則止嘔效果佳。以上兩種茶劑適合妊娠中之嘔吐、胸部苦悶、噁心、下腹部痛之妊娠惡阻。

☆ 若口味不佳缺乏食慾則(1)之茶劑更適宜,乃因縮砂可溫胃。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4 <補中益氣、增進食慾 ─ 山黨蓮子雞>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補中益氣、增進食慾 ─ 山黨蓮子雞

【材料】
新鮮山藥半斤,黨參一兩,茯苓一兩,蓮子二兩(新鮮半斤),土雞一隻,枸杞三錢,豆苗適量。

【作法】
(1)山藥洗淨後,用不鏽鋼刀削去外皮,用鹽水略浸泡。

(2)將黨參和削去外皮的山藥,一起放入磁鍋中,加水4杯,再放入電鍋中,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略冷後,濾去渣,留汁。

(3)土雞去毛,除去內臟之脂肪,放入沸水中燙洗,取出,用冷水沖乾淨後,待用。

(4)蓮子最好是用新鮮者半斤洗淨,若乾蓮子則最好洗淨後,放入沸水中煮沸1分鐘,即刻撈放入大碗中,加蓋悶10分鐘,即可軟化。

(5)將雞放入燉鍋中,依序加入切塊之山藥,茯苓,蓮子及(2)之湯汁,最好再加入適當之水,以淹蓋雞為度,加蓋放入電鍋中,外鍋加水一杯,煮至開關跳起,略冷,即可上桌食用,上桌前加入枸杞及豆苗,則為一道色香味俱全之補氣聖品。

【說明】
黨參,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健胃之作用,其水煎液對兔子之紅血球及血色素均有提昇之作用,因此具有造血功能,並有祛痰鎮咳及降壓之作用,與人參同具有補氣作用,然而其補氣作用十分緩和,僅為人參之1/2~1/8,另外人參不適高血壓者使用,因此黨參較適宜,為老少咸宜之補氣材料。

茯苓,補脾健胃,利水滲濕,具有利尿及提昇免疫之功能,為茵類之子實體含有豐富之多糖體。山藥,補脾健胃,益肺腎,含有粘糖蛋白,多糖體;除具有滋養強壯外,尚能幫助消化,補疲勞增加體力,止瀉,祛痰。蓮子性平,具有清心益腎,健脾止瀉,益腎固澀,為中藥中收斂性強壯藥。配合補中益氣之土雞,則成為一道增加食慾補脾健胃食膳,加入紅色之枸杞,增添美味顏色外,尚有滋陰明目的效果。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3 <潤腸安神粥>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潤腸安神粥

【材料】
  熟地黃1兩、里脊肉2兩、柏子仁5錢、酸棗仁2錢、香菇5朵、蓬來米半杯。

【作法】
1. 熟地黃切細,加溫水一杯浸泡軟後,放入果汁機打碎均勻待用。

2. 柏子仁及酸棗仁洗淨,用毛巾吸乾,用粉碎機打成粉。

3. 香菇洗淨加少量水潤軟後,切絲,里脊肉切絲,加少量醬油、太白粉、香麻油拌均待用。

4. 米洗淨加入1之地黃均勻液加水6杯,煮成粥後加入3之香菇、肉絲攪拌加熱,至肉熟為度,再加入柏子仁、酸棗仁粉末拌勻,即為一道爽口的潤腸安神粥。

5. 此道藥膳對於易動悸、便秘、老年人亦可將熟地黃改用肉蓯蓉5錢、熟地黃5錢,作用如1相似。

【說明】
柏子仁味甘、性平,含有脂肪油,具有寧心安神,潤腸通便,止汗之寧心安神作用,尤其是血虛不眠配合熟地黃更相得益彰。老人或產後虛弱體質者,為增加其補性,可酌加肉蓯蓉。

【注意】本藥膳具有通便安神,下痢者禁止使用。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2 <氣血雙補安神粥>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氣血雙補安神粥

【材料】
酸棗仁一兩、茯神5錢、黨參一兩、五味子5錢、桂圓肉5錢、糯米半杯、冰糖適量。

【作法】
1.       酸棗仁洗淨,用毛巾吸乾,放於砧板上用刀背壓碎,後和茯神、黨參、五味子一併放入電鍋之內鍋中加水六杯,外鍋加水半杯煮至開關跳起,紗布過濾取高濃汁。

2.       米洗淨泡於少量清水中一小時再加(1)之濃汁及桂圓肉煮至成粥,加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說明】
茯  神:寄生於松樹,抱松樹根而生之茯苓,具鎮靜安神作用。

* 茯神和茯苓相同,除補脾利水外,具有較強之鎮靜、安神作用,而配合五味子之斂肺滋腎,生津斂汗;一般發汗過多,身體疲倦,元氣缺失時,則配合五味子和補氣之黨參相配伍,亦常用於神經衰弱,過度疲勞而失眠,尤其是耳鳴、眩暈則可和酸棗仁相配合,亦可減輕症狀。

女性補血養生食譜 - 1 <潤喉茶>

(貼文:君子不器; 2009-5-16   香港太極功夫網論壇帖文)

潤喉茶

【作法】:

〔澎大海+蜂蜜〕

將澎大海打碎放入保溫杯中,沖入開水後即可飲用,具潤喉、防止發炎、通便作用。


〔羅漢果〕

將半粒或一粒打碎後,用紗布包成一小包,丟入保溫杯中沖泡後即可飲用。屬甘味劑,可進行自由基清除。


〔甘草水〕

將甘草片放入保溫杯中沖泡後嗽口,對於發炎的喉嚨具有溫潤的幫助。


〔麥門冬+人參鬚〕

將麥門冬與人參鬚放入保溫杯中沖泡後,即可飲用。可生津補氣。


〔菊花茶〕

菊花十朵放入保溫杯中沖泡後加蓋密閉,略冷後即可飲用,喜喝冰涼者,可沖開水5分滿,加入冰塊即可。另可加適量之蜂蜜。清肝明目。


〔菊枸茶〕

將枸杞子20粒和菊花10朵一起放入保溫杯中沖入熱開水即可。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

北區青苗太極拳會在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2009年3月7日
第七屆香港國際武術節

姓名 項目 成績
廖志忠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一名
第三名
陳世健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一名
第二名
李顯明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一名
第三名
黃麗嬋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二名
第三名
劉紅霞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三名
第二名
何金英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一名
第二名
袁雪英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三名
第三名
黃素芳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刀
第二名
第一名
杜娟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刀
第五名
第二名
鄧肖鳳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一名
第七名
馮彩屏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一名
第一名
袁小英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刀
第三名
第一名
譚嫣菁 楊式28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第六名
第五名